专家说

少关注宏观,多关注企业


市场近期继续走软,但综合经济金融和产业情况,我们依然持相对积极的态度,观点总结如下:

第一,宏观经济层面,虽然经济复苏或仍需要时间,但从周期角度看已经处于低位。诸多指标比如信贷增长、货币活跃度和价格指数虽然疲软,但是其位置已经大致在历史上多轮经济周期的底部位置,表明经济整体较大可能性已处于周期底部区域,我们或许应该多注重未来可能出现的反转周期的力量。

第二,政策刺激已然在路上,空间有待打开。财政对于经济的拉动依赖于化债的进度,但随着美国经济及通胀逐步得到控制,美债利率已然步入下行通道,从而减缓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压力,2024年中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放松空间或有望打开。

第三,企业盈利也许已经站在拐点之上。从公布完毕的2023年三季报来看,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小幅改善,盈利能力暂时企稳。毛利率改善是业绩改善的主因,部分缘于三季度PPI(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)的反弹。

第四,估值角度看,A股无论是和历史比,还是和国际比,或者跨资产比,都处于性价比突出的位置;

第五,金融市场参与者及社会对于股票的情绪较低,未来也存在资金再平衡的空间。


眼下市场对政策刺激比较钝化,其原因是什么?市场有何期待?

我们认为,虽然政策刺激出台了一些,但是投资者依然有一些担忧。短期视角来看,经济各项指标已然在边际走弱,并显示出一定的通缩风险。中期视角来看,对经济的结构性风险还有担心,其中较主要的是房地产市场。政策发酵本身需要时间,市场也期待更大力度政策的出台。股票市场在大的拐点面前往往会有一定的惯性,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调整需要时间。

我们观察市场参与者的心态,认为大家可能还对以下领域有所期待:

第一,财政端,地方政府化债的推进时间表和化完债之后的财政安排;

第二,货币端,美债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后的调整节奏和力度;

第三,房地产,如何稳住销售面积和房价,让风险可控;

第四,产业端,如何拥抱人工智能大时代?


板块上,我们看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这条主线。

地产及其相关的产业链依然对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,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总量放缓的表象下经济悄然发生的结构性变化,这或也将是我们未来的投资主线。

第一,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投资体现出明显的韧性。这表明技术升级已然成为共识,这条线索我们将长期看好。

第二,中国的汽车、新能源和电子等高端制造业开始稳步在全球推进,并且已然在一些市场取得相当的份额。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实质性进步,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在海外设置产能,这一份额获取料将持续。

第三,“平替”消费兴起。在经济及企业盈利调整的背景之下, “平替”消费的兴起是今年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。相关公司也取得了亮眼的增长,我们将保持持续关注。

第四,AI相关的创新如火如荼,会反复在资本市场映射。建议高度关注技术演进带来的软硬件和应用的机会。

第五,密切关注可能出现周期反转的行业。